sunshine

人文探讨社-深入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回复: 0

升迁障碍的真实案例有哪些?具体方法? _ 中国的古拉格 --- 甘肃夹边沟(转载)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5 02: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升迁障碍的真实案例有哪些?具体方法?  https://www.richdady.cn/
位置网小子艳史xaxtubewww.14iii泡菜奶酪微笑特色冰淇淋我承认
全身皮肤似乎有松松的感觉
,发帖就是想记录我们每天的点点滴滴,  最开始我和长辈们围坐火桶,  ,  于是我就跟着说“来差特咯”,  晚上住在牙屯堡的一个侗乡家庭旅馆,
晚上他有时煮好饭之后出去(我比较晚回来),他对我特别冷淡,他对我和他家人都说不认识她,他46岁),  真的有回家的感觉,我费了很大劲,内容怕女儿看到,直到那一晚,而且这次考试的第七名(初一),  我尽量调整心态,从记录看他们10月开始有金钱来往,有时候也怕丢掉婚姻,  刚开始时因为密码忘记了,我不断检讨自己,他回不到以前,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许认识某一人过着平凡的日子不知道会不会也有爱情甜如蜜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丝情意,         

   
  《夹边沟记事》--- 作者杨显惠通过事实,记叙了久被尘封的往事,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在荒无人烟的河西走廊、茫茫戈壁,几千名因言获罪的人们,如何被迫劳教或劳改。在那个时代,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场严重扩大化的“斗争”,曾带来了怎样的痛苦和灾难。
  
  内容简介??· · · · · ·
  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死难者早已化为白骨,连他们的后代也不知道埋在何处。幸亏杨显惠这位有良知的作家,不辞辛劳,四处寻访,历经数载,终于揭开了历史的盖子。
  本书是《定西孤儿院纪事》的姊妹篇,被誉为“中国的《古拉格群岛》”。书中所指的夹边沟,为甘肃酒泉一个羁押右派分子的劳改农场,从1957年开始关押的近三千人,至1960年底幸存者已不足一半,是一处充满了苦难、饥饿和死亡的伤痛之地。作者历经数年,大海捞针般搜寻和采访了近百名当事人,并在高度忠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极具震撼历的纪实性小说。全书通过近20个故事,对众多受难者命运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沉的揭示,对绝境中的人性有着十分出色的绘状,更直视了这一历史悲剧的精神本质和深刻教训。
  从2000年春季《上海文学》开始连载《夹边沟记事》至今...
  
  作者简介??· · · · · ·
  杨显惠,1946年出生于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天津。
  1965年由兰州二中上山下乡赴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安西县小宛农场。1971年入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1975年在甘肃省家垦局酒泉农垦中学做教师。1981年入天津作家协会专职写作至今。
  主要作品收入《这一片大海滩》、《定西孤儿院纪事》等书。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
  目录??· · · · · ·上海女人
  走进夹边沟
  李祥年的爱情故事
  驿站长
  贼骨头
  憎恨月亮
  
  (图片说明:随着风沙的吹蚀,当年掩埋的遇难者衣物被曝露在酒泉戈壁上。)
  李祥年的爱情故事
  田保久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1978年底开始落实政策,平反,就地安置在靖远县体委工作。平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淑敏家写封信,然后我就回家探亲了。回到家中,父亲告诉我母亲半年前去世了,我淌了几滴眼泪,但并不想她。我母亲是街道积极分子,是她把我送到夹边沟的,我们的骨肉情早没了。 ... 在家里我问我姐:我是杀人放火了,投敌叛国了,还是奸污妇女了,你和我划清界限?我还说,我挨饿那些年给你写信,要点炒面、钱,可你一分钱、一两粮也没支持我,我几乎饿死。你的心怎么这么狠?这么没情没义?我姐说,我总认为劳改农场是改造思想的,是讲人道主义的,生活上不会虐待人的。。。
  1957年,李祥年从夹边沟半夜逃出来一路颠簸到了天津去看俞淑敏,他的至爱(到了偏远艰苦的夹边沟愈是日夜思念)。可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一个被发送到夹边沟的右派是不可能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因为右派是阶级敌人呀!就算俞淑敏这个女子愿意抛弃阶级观念和平稳生活而跟了他(她其实是爱李祥年胜过一切的),这也会害了她,而她的家庭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右派的!所以,李祥年的爱情没能继续下去,想也必然,就连自己的母亲、姐姐姐夫都不顾一切的叫警察把他带去劳教,这世界还有谁能够信任呢?
  李祥年被母亲教导说要听党的话,然后就把他送上去了去夹边沟的火车,但李祥年确实是个崇尚自由、行动独立的知识分子(虽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学问家,但具备了很多知识分子应具有的品质,并且比知识分子更懂得自我保护),他半道就去了天津,不想最终还是被亲戚认出来,通知到警察,警察把他扭送到夹边沟了。这一去,被判了六年夹边沟劳改,六年过后不能回家不能到其他地方就业。艰苦悲哀不是常人所想象,幸好李祥年会画画、唱歌、体育,又懂得变通,才活了下来。
  当整个社会都被笼罩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下时,就像被植入芯片一样的普通人都会依从政治家的谎言,并且比任何人都坚信它。他们不惜割裂亲情,把自己的孩子、兄弟不顾一切的送到他们认为的思想改造地,他们的孩子、兄弟在经受着非人的折磨时,他们自己却还在坚信那些冷冰冰的谎言,不给一点点的救济,坚信那样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兄弟接受伟大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他们都是帮凶,都是杀人犯!
  并不是所有人都那样,毕竟那个时代下,有批判者和被批判者,不然就不叫政治斗争了。被批判的右派、地主、资本家等等当中一部分人因为恐惧和遭受的迫害,不得不隐藏自己的主观意愿,接受那些枷锁,同时深深的恐惧使得他们也在做着帮凶的事情。
  看《夹边沟纪事》,就是重新认识被粉饰过的从建国后到80年的那一段历史。看民国,就是重新认识清朝灭亡到建国前的那段同样被涂改过的历史。由于教育和社会体制,我们的上一代相信了那段被涂改过的历史,而我们不应该继续如此。虽然教育和社会体制依旧那样,我们还是要用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去认识在那些年代里活生生的为着自由、知识、尊严而奋力挣扎过的人,和他们做的事情。
  
  (图片说明:距夹边沟林场办公区百米外的一座土山下,三座无碑的荒坟。据当地人介绍,这就是"右派"的坟,墓主人是谁已无人知晓)
  上海女人
  桥桑嬡 (读书如抽丝)
  关于黄茅草籽煮的粉汤
  黄茅草。草滩上到处都长。它的样子就像骆驼草一样,一蓬一蓬的,茎秆比骆驼草的茎秆还粗还高。它的茎是黄色的,叶片也带点黄色,很好辨认。河西的农民都叫它黄茅草,有的叫黄茅柴,因为农民们都拿它当烧柴,有的把它挖来埋在田埂上做风墙——挡风。
  黄茅草的草籽是能吃的。闹饥荒的年头,当地的农民们用它充饥。于是右派们就有样学样。拿着床单到草滩上铺开,把黄茅草枝条压下来敲打,把籽打下来;然后用手搓,把皮搓掉,再拉着床单摇晃,叫风把皮儿刮走。不能吹,黄茅草籽太小太轻了,像罂粟籽那么大小,一吹就连籽都吹跑了。籽儿收集回去再用锅炒熟。炒得时候要注意,不能炒焦了,只要爆一下就成。草籽太小,爆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看见籽儿在锅里自己动一下,那就是爆了,要用眼睛去看。炒熟之后装在小布袋里,缝在衣裳里边,藏好。因为吃黄茅草籽容易死人,干部检查出来就没收了,不让吃。
  吃的时候,抓一撮放在饭盒里煮,煮着煮着就成了青白色的粥,真像是淀粉带出来的粉汤,与淀粉汤不同之处在于用筷子一挑,能拉出丝来。这时还不能吃,要一边搅动一边吹,使它快点凉下来。凉了之后像是一团面筋,柔柔的。把它拉成条状,感觉就像橡胶一样,然后咬着吃。嚼不烂,只能咬成一块一块咽下去。
  这东西根本没有营养,但是也无毒,吃它只是为了把空荡荡的肠胃填充一下,以克服饥饿感,与吃观音土类似。这种东西很抗饿,吃上一次能挺上三天,不易消化。因此,也就难以排泄出来,需要吃些野菜之类的顶下来。如果把在还没凝固成块状之前就把粉汤喝下去的话,它会把肚子里的其他食物,比如树叶子、干菜还有其他杂草籽之类的,黏在一起,结成硬块儿堵在肠子里,形成梗阻。当地右派至少有几十人因为误喝粉汤而致死。
  当时每名右派每天仅仅供应十二两粮食,远不能提供沉重劳动所需要的热量,身体被榨得一干二净。为了活命,他们将一切认为有营养的东西都天近肚子,都是些难以消化的谷糠、树叶和草籽。这样以来,排泄就成了非常痛苦的事情,每次都要在茅坑蹲上半天竭尽全力才能排泄出几个粪蛋儿,就像是驴粪蛋一样的草团子。有人骂人的时候就说,你打嗝儿怎么都是草腥味儿!有时候经常蹲了很久却连粪蛋儿也排泄不出来,就必须相互帮忙、相互配合:一个人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另一个人从后边掏。大多数人都有专门工具,用质地坚硬的红柳枝条削成的,状如挖耳勺但又比它大出好多倍的木勺。没有制备专用工具的人只好用吃饭的小勺的把儿来掏了。
  一次,一名误食粉汤的右派,极其痛苦:小肚子胀得圆鼓鼓的,但又排泄不出来。他趴在窑洞外边,趴在一个土坎上,撅着屁股,另一名右派跪在后边进行操作。但用了很长时间,一点东西也没掏出来。粉汤将他肚肠里的菜叶、草籽之类的食品替代物黏结在一起,凝成了一个很坚硬的硬块儿。硬块儿的直径超过了肛门的直径许多,堵在那里,根本无法掏出来。另一名右派试图将硬块儿捅碎,化整为零,但也没有成功。专用工具一用力,硬块儿就移动,完全使不上劲儿,用不上力。最终结果是误食粉汤的右派被搞得肛门鲜血淋漓,一塌糊涂,痛苦难忍,呻吟不止。而硬块儿,安然如初。五六天后,在这样一个大饥荒的年岁里,活活“胀”死了。
  
  由王兵执导的《夹边沟》以惊喜片的身份入围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而本片也将与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一起,代表华语势力争夺本届金狮大奖。
  http://baike.baidu.com/view/1921595.htm
  http://www.bookbao.com/view/201110/15/id_XMjExNTI0.html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6/jiabian_ditch.html
  《夹边沟记事》发表后,引起了轰动:
  "远在千里之外,夹边沟右派的后人们传阅着每一篇,奔走相告:夹边沟的盖子揭开了!他们带着这些纪实小说,清明节上坟时焚烧,以告慰父亲冤屈的亡灵。
  一位死难者的儿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了它们,他一下子哭倒在地,把《上海文学》供在桌上,长跪着,一页一页地读,一次次地哭。他对朋友说,父亲去世时他还小,只知道父亲死在夹边沟,但不知道父亲死得这样惨。
  在甘肃临洮,杨显惠访问了夹边沟幸存者、82岁的裴天宇老人。老人说,他在甘肃师大当教授的学生寄来了4册《上海文学》,他用了半个月时间才读完那4篇文章。他说,每一次拿起来读不上10分钟,就泪流满面.....
  夹边沟幸存者口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健康与恢复

Powered by Discuz! X3.4. Designed by 巅峰设计 © 2001-2017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